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为啥气质相差如此远
ㅤ 今年七月我从西北回来,在甘南地区看了几座带有藏传佛教风格的寺院,如马蹄寺、张掖西夏国寺、敦煌石窟等等。 ㅤ 我发现,藏传佛教的寺院供奉的有些神像(包括唐卡一类的画像),样子都比较凶恶,我们称之为忿怒相(当然也有寂静相的菩萨)。相比而言,汉传佛教寺院里供奉的佛菩萨则大多比较和善,为什么他们的形象气质相差这么多呢 ㅤ 这主要是因为藏传佛教是由印度直接传入藏地,并与藏地本来的信仰、文化相结合,才有了供奉的神佛。 ㅤ 藏地的原始信仰以苯教为主,苯教包含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内容,凶恶代表着力量,为人崇拜。 ㅤ 由于藏传佛教除了吸收了一部分苯教的内容外,所以在藏传佛教供奉的神佛中,很多都显得凶神恶煞,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种方便法门。 ㅤ 藏传佛教为密宗,密宗认为人靠自身修持难以克服心中的魔障,因此要借助神佛的“威猛力”。所以忿怒身的佛像也是象征用凶猛的力量震慑危害佛教的邪魔外道,表现了大愤怒、大无畏、大胜利的英勇气概。 ㅤ 一般佛菩萨背后有一圈光芒,但忿怒金刚的背后却不是光芒,而是火焰,象征着证悟空性的智慧,以证悟空性的智慧摧毁三界轮回、烧掉六道众生的烦恼和痛苦。 ㅤ 忿怒相就像小孩子淘气不听大人话,大人有时候要做生气状,让小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大人内心的出发点是为孩子好,并不会真的愤怒,只是用这个样子来调伏小孩子。 ㅤ 所以,忿怒只是外相,是佛菩萨对治众生的刚强习气所显现的样子,外相虽忿怒,内心却极其慈悲。 ㅤ 此外,臧传佛教里还吸收了一些印度xing(四声)力派的内容,在敦煌石窟的博物馆里我就看到了些明妃造像,专家说敦煌也有此类壁画的内容,因为不符合儒家传统,因此秘不外宣。总之,hx佛是藏密特有的本尊佛(怕违规就不上图了,请自行脑补),实际上藏传佛教某些教派的僧侣是允许结婚的。 ㅤ 相对来说,汉传佛教是显宗(汉密失传),所供奉的那些神佛,经过儒家文化的熏陶,变得温文尔雅、慈眉善目,就以一副和善的面目示人。 ㅤ 但无论是藏传,还是汉传,其终极目标是一样的,那便是佛陀所教导的,达到觉悟解脱的境地。 ㅤ 除了这个比较鲜明的差异,汉传与藏传还有很多差距,如教义,修行方式,风俗习惯,政教关系等等。你更喜欢哪种风格呢#浪漫生活的记录者 #佛教造像艺术 #藏传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佛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