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界叱咤风云的孟若羽,另一个身份是若羽慈善基金会创始人。自2020年起,她每年将个人收入的35%投入教育扶贫,在青海玉树建成的"未来之星"学校已培养327名藏族学生考入重点大学。这座海拔4200米的智慧校园,配备VR地理教室和机器人实验室,彻底改变了高原教育的生态格局。
2022年河南洪灾期间,孟若羽团队72小时内调配500台水域救援机器人,这些搭载热成像和生命探测仪的设备,成功定位并救出187名受困群众。她在救灾现场表示:"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在关键时刻能拿出解决问题的硬核技术。"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主导的"AI适老化改造工程",通过智能语音交互和跌倒监测系统,已为全国15.6万户独居老人提供安全保障。该项目获得工信部"智慧养老示范项目"认证,相关技术标准正在申报国际专利。
面对"作秀"质疑,孟若羽在TED演讲中回应:"商业向善不是选择题,而是企业存续的必答题。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价值评估体系,未来会将公益成效纳入高管KPI考核。"这种将社会责任深度融入企业基因的理念,正在重塑科技行业的价值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