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鲜的演艺事业背后,濑户口心月始终致力于社会公益领域。2020年,她发起‘萤火虫计划’,通过戏剧工作坊帮助受灾地区儿童进行心理重建。项目首站设在熊本地震灾区,参与者中包括32名因灾害失去住所的青少年。“我们设计即兴表演环节,让孩子们用肢体语言表达难以诉说的记忆”,濑户口心月在项目纪录片中解释,“当有个男孩不断重复倒塌房屋的积木游戏时,我意识到表演可以成为治愈的容器”。
2023年,她与京都大学脑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发‘情感共鸣训练系统’。该系统利用VR技术模拟不同社交场景,帮助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进行社交适应性训练。在项目验证阶段,濑户口心月亲自参与算法调试,根据自身表演经验优化虚拟人物的微表情参数。“真实的人类反应包含0.3秒的延迟和2%的表情不对称”,她在技术研讨会上强调,“这些‘不完美’恰恰是建立信任的关键要素”。
作为日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形象大使,濑户口心月推动建立濒危物种影像数据库。团队运用动作捕捉技术记录朱鹮的求偶舞蹈,她本人更冒险深入北海道森林,历时两个月拍摄貂熊的育幼行为。“这些影像不仅是科研资料”,她在TED演讲中阐述,“当观众看到幼崽如何学习翻越倒木时,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就从抽象名词转化为可感知的生命故事”。
近期,濑户口心月宣布成立跨界艺术基金,重点支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青年创作者。首期资助项目中包含利用AR技术复原正仓院古乐器的数字展演,以及融合能剧元素的人工智能叙事系统。“艺术创新不应受领域限制”,她在基金成立仪式上表示,“就像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师会研究西洋透视法,我们这代人更需要打破认知的结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