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命男=传承必须有男
在我20年的独生女生涯中,我的母亲被无数次催生,最后以宫外孕不能再受孕告终。不可否认的是我的父亲很爱我,但他到底是因为二十多年相处下无法抑制的感情,因为我是他茶桌上优秀的谈资还是因为家里曾经只有我一个孩子所以不得不爱,我搞不清楚。 后来耀祖的到来我是不知情的,正如我也不会想到原来男孩可以如此受宠,如此被溺爱。二十多岁的我并不会因为偏爱而难过,但我很难想象那些从小就与耀祖一同长大的女孩还没有完全长成的自信、从容、勇敢与开朗是否会因此而自卑、怯懦、难过。不得不向上,不得不被同化,不得不逃离。 男孩女孩本来都应该被疼爱,我的姐姐们也正在慢慢溶解血液里的生子情怀,她们喜欢女孩并希望生下女孩,女性的生长开始逐渐获得这个地区的期待。并非所有的闽南家庭都有耀祖,也并非女孩们的生活都不如意,我身边的闽南女孩们也有生活幸福的部分,但这并不能完全抹杀掉这片土地上的重男轻女。他们对男孩的渴求,是计划生育也宁愿花十几万生二胎,是医院里被打掉的女孩们,是不管生几胎也要生出男孩的坚持,是逢年过节拜拜行程中的地位、通行证与排头兵,是不管明面上多么疼爱女孩也只会将家庭所有留给男孩的隐性条款。 其实多子家庭本来就很少有一碗水端平这一说,更何况家里有授予“传承”期待的男性。哪怕我所接触到的无数家庭都在说他们一视同仁,他们更爱女儿如何云云,但爱是生长在细枝末节的枝桠,枝桠上是否有翠绿的叶、娇嫩的花是不管藏得多深都会被太阳照耀到的风景,是否更爱、是否更被期待是在风雨呼啸中可以窥见的。 不否认他们是爱女儿的,正如我的父亲,他很爱我。不是他们不爱女儿,只是他们有更需要的对象,他们需要养老需要依靠所以他们才需要留根,留住能保障家族神佛供奉时的位置,留住族谱上的名和姓、来与去。这不完全是他们的错,这是刻在闽南基因里的“香火”与“传承”,他们带着任务来,需要完成任务走。 闽南是个好地方,这里的风水养人、养家、养历史,但似乎并没有很好的滋养过这里的女孩们。养分是固定的,但爱不是,它会被瓜分被转移被替代。即使在养分不足的土壤里依旧坚强地生长着无数优秀的女性,她们会带着新的期待和满满的爱好好的滋养下一代女性。 我永远偏爱女性,永远敬佩在这块挤压逼仄的土地上拼命冒头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