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大家似乎对“少女感”有点小误解
总能刷到照片和化妆视频,关键词是“少女感” 腮红打在眼下、鼻梁、鼻头甚至耳垂、手肘和膝盖 眼线要微微向下,鼓鼓的卧蚕 天然的野生眉,要有毛绒绒的毛流感 嘴唇要肉嘟嘟粉嘟嘟 看起来是初潮未至的年幼、红扑扑热乎乎、温柔、乖巧、无辜、无害、新生儿一般娇嫩、惹人怜惜……随时都可能被伤害,即使被伤害也毫无还手之力……所以最好可以被珍惜和疼爱 比起“少女感”,“婴儿感”似乎是一个更准确的tag 大家长大后,好像忘记了真正的少女是什么样子 是否观察过小区里玩闹的小女宝 如果不被潜移默化地教育“要有个女孩样儿”,那么除开确实比较内向的那些,大部分的小女孩是坐不住的,很爱玩的。她们疯跑疯玩,汗湿的头发一缕缕地贴在脸上,夏天晚上回去也是一身酸溜溜的汗味,不是想象中香香的、干净的样子。红润的脸颊、鲜艳的嘴唇是因为又跑又跳活动了气血,亮晶晶的眼睛源于对世界的好奇。你绝不会对她产生我见犹怜的感觉,第一反应是“这孩子正在健康地长大” 至于十二三至十七八的真·少女 敏感内向的,悄悄观察世界,哪怕很少说出口,但一定有丰富的内心戏,不讨好,不示弱 活泼外向的,桀骜不驯,敢于质疑,谁都不服,要么高冷地一言不发,要么随时创飞全世界,是个未经驯化、争强好胜、无所畏惧的刺儿头 有首很好听的北欧民谣《savage daughter(野蛮的女儿)》。歌词似乎可以说明一些东西: “我是母亲野蛮的女儿 赤足狂奔,咒骂锐石 绝不剪去头发,亦不会停止高歌(发声) 在缤纷的石头中寻找征兆,在猫的脸上,在飘落的羽毛,在火焰中起舞 母亲的野蛮女儿,在黑暗中起舞,唱着异教的歌 在月光的照耀下,凝视夜空,并为群星重新命名 心之所向,伴随一首歌和一把扫帚 我们在黑暗中降生,穿过鲜血和痛苦 在我们的身中,一首古老的歌谣正在苏醒 如果狂风骤雨袭来,那就唱起这首歌” 被弱化和重塑的面容剥离开来,那少女向你走来,真正的模样逐渐清晰 她一直住在你的心里,从未离开,随时准备被唤醒,与你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希望女性,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天生拥有的、真正的“少女感” #女性 #女性主义 #girlstalk #女性健康 #少女感 #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