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只去女性理发师开的老式理发店
“你坐在镜子前,交出自己的头发,仿佛交出了某种控制权。” 01|女人更懂女人的头发。 阿姨们大多有二三十年的手艺,熬过烫爆炸头的年代,也见证过离子烫风靡的时代,她们知道你适合什么。 “一刀切不好看,得剪点层次出来。”阿姨拿着剪刀比划,“放心啦,我给你剪的,谁看了都得说自然。” 她们深知女人对头发的焦虑,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每天早起半小时打理头发。 02|她们让我感到安全。 我不是唯一一个对男性理发师存有微妙不适感的人。朋友去某家连锁理发店,理发师是个三十岁出头的男人,边剪头发边调侃:“我就喜欢你这种丰满的女生。”语气轻佻,带着某种自以为是的暧昧。她当场愣住,想站起来就走,但头发剪了一半,还办了卡。她只能硬生生忍着。 那些微小的不适让人讨厌:不合时宜的玩笑,试探性的肢体接触,无休止的推销… 在阿姨的理发店里,从来不需要有这些顾虑。她们的热情是简单的,没有目的性。“姑娘,你吃饭了吗来,吃个橘子。”她们会边给你上药水边跟你讲自己女儿的择偶标准,分享自己年轻时骄傲的发型作品,还会嘱咐你:“在家要用发膜。” 她们是邻家大姐,是远方亲戚,是你妈妈的朋友,哪怕只是理一次发,她们也会在你身上投射某种“关心”——一种完全不会令人感到被冒犯的关心。 03|性价比与效果皆好。 去年我在大理的月溪村78号理发店烫发,160块,持久又自然。今年在杭州的素芬理发店,150块,阿姨一边帮我上卷,一边神秘地告诉我:“这个药水,我自己配的,特别温和,喝了都没事!” 比起那些在高端沙龙里靠品牌噱头推销昂贵护理的发型师们,这些老店里的阿姨们更像是女巫,用简单的材料,调配出好效果。 她们不让你办卡,也不跟你灌输“护理头发就是要贵”这一套商业逻辑。她们只真心实意地告诉你:“姑娘,头发保养好,气质才会好。” 04|在阿姨的理发店里,女人不必防备。 我越来越喜欢这种感觉——坐在阿姨们的小店里,听她们唠家常,吃她们递来的橘子,看她们拿着一把剪刀和几十年手艺,耐心地帮我变美。 理发这件事,从来都不只是剪掉一部分头发那么简单,它关乎信任,也关乎安全感。 而在这个仍然充满凝视和冒犯的世界里,我愿意把自己交给那些真正懂女人的女人。 #换个新发型 #拉美卷 #女性主义 #老式理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