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与蕾丝薄纱的笔触之美|大师油画赏析
2024年5月4日 —— 审美日记 《 哥德堡变奏曲》巴赫 伊万·马卡洛夫 | Ivan Makarov 威廉·拉金 | William Larkin 胡安·德拉克鲁斯 | Juan de la Cruz 威廉·帕克斯顿 | William Paxton 弗朗兹·温特哈尔特 | Franz Winterhalter “珍珠是王室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从来没有一个王室女性成员不戴珍珠” —— 莱斯利·菲尔德 珠宝,是融合工艺美术和生活艺术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而作为稀有的有机宝石,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珍珠就由东方传入欧洲,在贵族与皇室之间流行开来。古罗马的《自然史》中记载:“罗马就需每年支付1亿银币给印度、中国、阿拉伯国家,用以购取珍珠。” 16-17世纪,被称为欧洲的“珍珠时代”。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极爱珍珠,她的衣着和头饰都常有珍珠佩衬。上行下效,一时间,豪贵之家竞相追捧,珍珠的价格暴涨。至1612年,英国王室甚至明令立法:“除王室外,一般贵族、学者、博士及其夫人不得佩戴珍珠” 无独有偶,同样兴起于16世纪的“蕾丝面料”,也是在伊丽莎白一世的带货下,风靡欧洲。传言,她身形消瘦,为了挡住细长的脖颈,便一直戴着蕾丝制成的Ruff领。苍白纤弱的伊丽莎白,与她雪白硬挺的Ruff领,成为了当时英国的全民偶像 ️ 在这样的背景下,16-19世纪,在众多大师的人像油画作品中,常常能看到珍珠与蕾丝面料的元素。17世纪以前的大师,往往会以极细的笔触,将华美的细节,描绘的精致入微;而18-19世纪的画家逐渐的,以更概括的笔触,配合明暗冷暖对比,呈现华服的立体空间感 音画艺术指导:中央美院,刘芷瑞@不务专业 @薯条小助手 #珍珠 #蕾丝 #纱裙 #神仙裙子 #审美提升 #油画 #美术生 #古典 #时尚 #宫廷风 #首饰分享 #艺术欣赏 #文化 #寻找小红绘画大神 #来自星星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