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简介】为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地上部分。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季茎叶茂盛,未开花或初开花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生用或熬膏用,亦可鲜用。
【美容功效】活血清热,解毒利湿,祛斑。
【美容方法】
1.用于皮肤痒疹、湿疮:本品味苦性微寒,功能活血清热,解毒利湿。治皮肤痒疹、湿疮,可单用煎汤外洗,或鲜品捣烂外敷。亦可配地肤子、白鲜皮、苦参等同用。
2.用于面斑:本品苦泄辛行,功能活血祛瘀。治面斑,可单用,或配伍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活血药同用,或配伍当归、白芍、川芎等补血活血调经同用。
此外,还治粉刺、蛇虫咬伤等。
【用法用量】煎服,10~30g,鲜品加倍;或熬膏,或鲜品绞汁。外用适量,煎汤洗浴,研末干掺或调敷,或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孕妇及血虚无瘀者慎用。
【按语】本品功擅活血调经,临床尤多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等证,故有益母之名。又能利水湿,治水肿、小便不利。古时用本品美容多为外用,可令皮肤光泽。临床常见妇女月经不调兼有损容性疾病,如粉刺、色斑等,本品通过活血调经,对于这些损容性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益母草的果实名茺蔚子,具有活血调经,清肝明目之功,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力逊于益母草;又可用于治疗肝经有热之目赤、头痛等证。
【配方】
(1)治粉刺面�:益母草不限多少,烧灰,上以醋浆水和作团,以大火烧令通赤,如此可五度,黑干即细研,夜卧时加粉涂之。(《太平圣惠方》)
(2)唐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法:五月五日采根苗具者,勿令着土;暴干捣罗,以水和之,令极熟,团之如鸡子大,再暴,仍作一炉,四旁开窍,上下置火,安药中央。大火烧一炊久,即去大火,留小火养之,勿令绝。经一伏时出之,瓷器中研下筛,再研三日,收之,使如澡豆法。
(3)荨麻疹方:益母草30g,水煎分服,另用益母草120g,水浸2小时后,加水至3000ml,煎15分钟,稍凉后全身沐浴,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治疗荨麻疹有效。
【本草文献】
(1)《神农本草经》:“主瘾疹痒,可作浴汤。”
(2)《本草拾遗》:“苗、子入面药,令人光泽。捣苗,敷乳痈恶肿痛者。”
【现代研究】本品含多种生物碱、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黄酮类等成分。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微量元素能增强免疫细胞活力,提高机体防病能力,有抗氧化、防衰老、抗疲劳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