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平江路的青石板街上,少妇林婉仪经营的旗袍工作室成为文化地标。这位非遗传承人表示:“每件手工旗袍需要测量36个身体数据,耗费200小时制作。”她的客户中既有本地少妇,也有慕名而来的海外华人。
传统文化复兴浪潮下,越来越多少妇选择中式嫁衣。2023年婚庆行业报告显示,苏绣旗袍订单量同比上涨65%。28岁的茶艺师陈雨桐分享:“穿着母亲当年的改良旗袍出嫁,既有时代感又延续家族记忆。”
这种文化坚守也面临挑战。机械化生产冲击着手工市场,老匠人平均年龄超过60岁。林婉仪开设的少妇旗袍培训班,三年培养出37名年轻传承者。她们通过直播展示盘扣制作技艺,让传统工艺在短视频时代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