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与性政治
希区柯克操纵的并不仅仅是故事的信息量(从悬疑角度),还操纵着我们作为观众的道德感:1. DF必须死(男主出轨的妻子),2. 美丽包含着正义(男主即将转正的情妇),3. 作为观众的我们(当然希的电影假设的是一群男性观众)认同1和2是情有可原的。 这与《迷魂记》的内在逻辑一致:女主被发现撒谎前是不能死的(男主跳海救她),即是道德的,女主被发现撒谎后是必然会死的(男主导致她的死亡),即是不道德的。 希区柯克的电影意义不仅仅是技术性的,而是潜意识层面(比其他同期导演)更赤裸且高明地暴露了这层潜意识,进而成为女性主义发展的必要“养料”——被批判对象。 这两部电影还有一个共通点,即强调了两个男人(如果算上《火车怪客》的父亲那就是多个男人)之间的互助,男性集团内部的共情甚至爱慕,比男女之间的情感,刻画得更浓烈更纯粹,甚至可以说更崇高。 为什么我们如今仍要不停地去谈希区柯克,因为伴随着女性主义的浪潮,道德的标准改变了,指认、并批判一部老登电影逐渐变成一种新常识。但我们仍旧可以借由希的电影发现,1. 潜意识仍在驱动着我们的叙事,2. 女性主义(或者说广义的性政治)驱动着我们不断检视这层潜意识的叙事,3. 过度的自我暴露(即使道德不正确)以及发生在2的过程中的拧巴,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希区柯克 #经典电影推荐 #宝藏电影 #电影美学 #悬疑电影 #高分电影 #犯罪电影 #惊悚片 #火车怪客 #惊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