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烨:塑造让中国观众接受的冉・阿让

距上一次登上话剧舞台已过去13年,刘烨说,这次想塑造出一个让中国观众接受的冉・阿让。

“冉・阿让对男演员来说,是没办法拒绝的角色。很多国家的优秀演员都演绎过,这个经典角色对我而言是个挑战。”近日,刘烨在北京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专访时表示,他将用自己的表达去诠释“爱与救赎”。

从1998年主演电影《那山那人那狗》,刘烨进入影视行业已25年。最近关于他的热搜发生在今年5月。凭借《守岛人》中的王继才一角,他荣获第十九届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

今年,刘烨45岁,他坦言还在探索期,为接下来的角色积蓄更多能量。妻子安娜告诉他,“你只需要有留得下来的作品和角色,只需要做这个。”

“我会在每个角色中寻找新的自己,不断探索和突破。”谈及未来,刘烨说,角色没有设定限制,希望在表演上更大胆一些,打破原有的“惯性”。

13年后重返话剧舞台

第一幕挑战“海量”台词

记者:上次登上话剧舞台是13年前,为什么以《悲惨世界》这部剧重返话剧舞台,对您来说有什么挑战?又有哪些新的感受?

刘烨:我是国家话剧院的演员,能找到自己非常喜欢的作品和角色重新回到舞台,让我特别激动。因为我知道舞台是什么样,站在舞台上是什么样,面对观众时是什么样,这种在“刀尖上走路”的刺激感特别吸引我。

第一幕一开场,需要我说八页剧本。这八页剧本是一人在那说,除了考验记忆力,最重要的是表现力和感染力,说完两页之后,观众还想不想听你说?这个时候,我要让语言和表演吸引和留住观众。

记者: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也有一千个冉・阿让。如何靠近世界名著的经典形象?如何诠释这位命运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物?

刘烨:其实大家都在演一个主题,关于爱的故事,里面有很温暖的力量。冉・阿让努力拯救像曾经的他一样的人,在这个意义上,他成为了一个“灵魂拯救者”,我需要努力做到去成为“他”。

对我来说,我有中国人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特有的样子。我不太想从任何人身上去模仿,我觉得我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我想一定会是准确的。

碰撞“激烈的火花”

跟法国导演学习新的表演方式

记者:法国导演贝洛里尼担任这部剧的导演,你们对冉・阿让的角色塑造观念是否一致?在排练中有没有碰撞出什么“火花”?

刘烨:火花肯定有。之前我们表演的斯坦尼表演体系从自我出发,而且是始终“从自我出发”才能真听真看真感受,生活在角色的规定情境里。贝洛里尼导演强调的是布莱希特表演体系中的“间离派”,强调在内心世界先构造一个“角色形象”,这是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刚开始不适应,可能碰撞“激烈的火花”。导演不想演员完全按照规定好的东西进行,而是希望在舞台上找到自己表达的方式。我觉得开始慢慢找到一些“火花”的灵感,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记者:您的妻子安娜也参与这部话剧制作,在诠释冉・阿让过程中,有没有向她取经?她给过您什么建议吗?

刘烨:当然有。因为剧本提供了一个宏大的背景,我需要更了解法国历史,有些具体事件我会问问她。

真实演绎“墨汁当糖”

未来表演想打破“惯性”

记者:您主演《守岛人》《望道》《钢铁意志》,受到观众认可。您在诠释时有何感受?

刘烨:我在电影《望道》中饰演陈望道先生。陈望道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把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留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一佳话。拍摄过程中,为了达到最真实的效果,我提出尝试真墨汁表演。第二天早上起来,说话还有返墨的味道,感觉有浅尝到陈望道先生品到的真理之味了。作为演员,我有责任把这种坚守和奋斗的精神传递给观众,也是对得起这份职业。

记者:您今年45岁了,在艺术生涯中,您觉得自己在什么阶段?还有什么角色想尝试吗?

刘烨:人都有一种“自尊心”和“自负心”。“自尊心”是作为演员要对得起这部戏。“自负心”是我认为我是有能力在舞台上足够展现表演魅力的,跟法国导演学习新的表演方式也是一种激励。

二十几岁,会想演那种硬汉和成熟的人物,像是小孩装大人。现在真的到成熟的年龄,反倒没有特别想演的角色,希望在表演上更大胆一些,打破自己原有的“惯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