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药材简介】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和狭叶柴胡(南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根或全草。前者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等地;后者主产于湖北、江苏、四川等地。春、秋两季采挖,晒干,切段。生用或醋炙用。

  【美容功效】疏肝理气疏散退热。

  【美容方法

  1.用于面斑本品味辛,具有良好的疏肝理气作用,为治肝气郁结要药。常与赤芍、红花、薄荷等活血行气药同用,可用治肝郁气滞血瘀所致的黄褐斑。

  2.用于扁平疣本品苦辛微寒,可疏散退热,用于风热蕴结皮肤所致之扁平疣。可与蝉蜕、薏苡仁、木贼等同用,外搽患处。也可用柴胡注射液,在疣旁穴位注射。

  【用法用量】煎服,3~10g。疏散退热宜生用,疏散肝郁宜醋炙,骨蒸劳热当用鳖血拌炒。

  【使用注意】本品性属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若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按语】本品能条达肝气,疏肝解郁,用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又可疏散退热,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本品还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善治气虚下陷神倦发热,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子官下垂等症。另外,本品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之常用。

  本品辛散苦泄,以疏肝理气、解郁见长,在美容方面的应用,多用于因肝郁气滞血瘀所致的黄褐斑等证,多配伍行气、活血之品同用。

  【配方

  (1)柴胡洗眼汤:柴胡(去苗)、蕤仁(去皮,研)、黄连(去须)、升麻各一两,上四味,粗捣筛,水三升,煎取一升半,滤去滓,微热淋洗,先冷再暖,洗三两遍。治眼赤痛微肿,眦赤烂多。

  (2)柴胡汤:柴胡(去苗)、地骨皮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细细含咽之。治口糜生疮。

  【本草文献

  《神农本草经》:“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现代研究】本品根含a-菠菜甾醇、春福寿草醇及柴胡皂苷,另含挥发油等。狭叶柴胡根含皂苷、挥发油、柴胡醇、春福寿草醇、α-菠菜甾醇。本品及其有效成分柴胡皂苷有抗炎作用;柴胡皂苷又有降低血浆胆固醇作用;煎剂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挥发油还有抗感冒病毒,以及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

大枣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药材简介】为鼠李科落叶乔木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秋季采收,晒干。生用,用时破开或去核。

  【美容功效】补中益气,养血驻颜。

  【美容方法

  用于气血亏虚、面色萎黄本品可补气养血,健脾安神。可单用大枣煎汤或熬粥服。亦可与人参、当归、白芍等补气养血之品同用。

  此外,大枣又可养血安神,对于情志抑郁,思虑过度,脏阴暗耗之脏躁证,悲伤欲哭,呵欠频作,常与甘草、小麦同用,如《金匮要略》之甘麦大枣汤。

  【用法用量】煎服,10~30g。亦可去皮核捣烂为丸服。

  【使用注意】湿盛脘腹胀满、食积、虫积、龋齿作痛,以及痰热咳嗽均忌服。

  【按语】本品性甘温,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药,可用于脾气虚证及血虚萎黄,或妇女脏躁,神志不安等证,并可以缓和药性和矫味。

  本品功能补中益气,调和脾胃,脾运得健,则气血充足,容颜自然悦泽红润。本品为药食两用之品,营养丰富,特别适合作为食疗应用,经常服食,可养血驻颜。

  【配方

  (1)大枣丸:大枣(蒸熟去皮核,研膏)四升,熟艾叶(焙干)六两,杏仁(洗皮尖、炒)、半夏(姜汁浸一宿,焙)各二两,人参四两。捣筛为末,从枣膏丸。每服二十丸,空腹温酒或米饮下。治补脾胃,悦颜色,长肌进食。

  (2)大枣汤:大枣200g,水煎煮烂,饮汤食枣,日2次。治肌肤失润,皮肤干裂。

  【本草文献

  《食疗本草》:“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

  【现代研究】本品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黏液质、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具有增强免疫、增加肌力、抗氧化等作用。

当归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药材简介】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主产于甘肃、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地。秋末采挖。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切薄片,生用或酒炙用。

  【美容功效】补血活血,祛�悦色,补血润肤,生发鸟发。

  【美容方法

  1.用于皮肤瘙瘁本品既可养血以濡养肌肤,又可活血,使“血行风自灭”,故可用于因血虚血燥不能濡养肌肤所致之皮肤瘙痒。可与熟地黄、生地黄、黄芪、麦冬等补血养阴之品同用,如《医学正传》生血润肤饮。

  2.用于面斑面色黧黑或有色斑,常因瘀滞或血虚所致。当归补血活血,可祛除面部色斑。治黄褐斑、雀斑,可与芍药、茯苓、白术、川芎等同用,如《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3.用于面色萎黄本品为补血要药,且补而不滞,可用于血虚所致面色萎黄。常与白芍、熟地黄、川芎等同用,如《理伤续断方》四物汤。

  4.用于皮肤皴皱、手足皲裂本品甘温补血,润泽肌肤,可用于血虚血燥所致皮肤皴皱,手足皲裂。内服可与生地黄、熟地黄、白芍、防风等同用,如《赤水玄珠》滋燥养荣汤;亦可外用,与白蔹、白芷、玉竹、白及等共研细末,洗手面,如《普济方》香药澡豆方三。

  5.用于脱发、须发早白 本品既补血活血,又能生发乌发,治脱发、须发早白等。治脱发,与侧柏叶同用,如《古今医鉴》三仙方。治须发早白,与何首鸟、当归身、构杞子、菟丝子等同用,如《医方集解》七宝美髯丹。

  此外,本品还能祛瘢痕,去体臭、口臭,固齿。用于皮肤瘢痕、体臭、口臭、牙齿松动等。

  【用法用量】 煎服,5~15g。一般生用,为加强活血则酒炒用。通常补血用当归身,活血用当归尾,和血(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使用注意】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忌服。

  【按语】本品甘温质润,既为补血要药,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补而不滞,适用于血虚诸证。并能活血调经,散寒止痛,故可用于血虚或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妇科诸证,而治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证,亦可获良效。此外,补血而质润,故善治血虚肠燥便秘。

  本品用于美容,既补血,又活血,凡血虚、血滞所致之各种表现如面色萎黄、皮肤色斑、脱发、头发早白等均可应用,为美容保健方的常用之品。且本品为妇科调经要药,对于月经不调所致的色斑、面黧黑等损容性疾病亦具较好的疗效。

  本品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可起滋润皮肤、防止皮肤干燥的作用,现代肤用化妆品中常添加本品。

  【配方

  (1)祛斑方:当归50g,加适量水煎煮2次,合并煎煮液1000ml,过滤。冼净面部后,以脱脂棉蘸少许当归液,在面部色素沉着的地方不断涂擦。或取当归20g,鸡蛋1个,红枣4枚,加适量水煎煮,经常服食。

  (2)治天瘢无问新旧必除方:当归一两,猪脂三斤,白芷一两。上为捣绵裹,以酒二盏,煎十余沸,去滓,日五七度涂之。治天瘢痕。

  (3)护发养发方:当归50g,加适量水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1000ml,过滤后洗发。或洗完头后在双手上倒少许当归液,反复搓揉头发和头部,能达到护发效果。

  (4)手足皲裂方:当归60g,紫草60g,忍冬藤10g,共浸入500g麻油内,浸泡24小时后,文火煎熬至药枯焦,滤出药渣,留油待凉,药棉棒蘸涂患处,每日数次,至愈为止,治手足皲裂。

  【本草文献

  (1)《本草正》:“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

  (2)《本草发挥》:“治皮肤涩痒。”

  (3)《本草纲目》:“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

  (4)《本草从新》:“润肠胃,泽皮肤,去瘀生新,温中养血,活血舒筋,排脓止痛。”

  【现代研究】本品主含挥发油,还含有p-谷甾醇、维生素A类物质、维生素B12、维生素E、菸酸、叶酸、阿魏酸、丁二酸、尿嘧啶和腺嘌呤等。当归可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生成。本品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均有增强作用。其所含阿魏酸能改善外周循环,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提示有一定延缓衰老作用。本品还有抑制酪氨酸酶、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沉香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药材简介】为瑞香科常绿乔木植物白沉香Aquilaria sicensis (Lour.) 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主产于广东、广西、台湾。采取含有树脂的木部和根部,阴干。锉末或磨粉服。本品又名蜜香、沉水香。

  【美容功效】香口除臭,固齿。

  【美容方法

  1.用于口臭、腋臭 本品气味芳香,具有香口除臭之功。治口臭,可与檀香、丁香等同用为丸含之,或煎汤漱口。治腋臭,可与藿香、檀香等为丸共服。

  2.用于牙齿松动 本品与地骨皮、升麻、川芎、当归等同用,敷于齿根,可用于牙齿松动。

  此外,本品与补肾药同用,如熟地黄、肉桂、补骨脂、菟丝子等,可用于诸虚不足,驻颜,明目,充肌肤。

  【用法用量】煎服,1~3g,宜后下;或磨汁冲服;或入丸、散,每次0.5~1g。

  【使用注意】气虚下陷,阴虚火旺者忌服。

  【按语】本品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等作用。本品辛香性温,善散胸腹阴寒、行气止痛,可用治胸腹胀痛。本品辛温散寒,味苦降泄,善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可用于胃寒呕吐。本品既能温肾纳气,又能降逆平喘,适用治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之虚喘证,亦治上盛下虚之痰饮喘嗽。

  本品用于美容,主要是利用其芳香之气,香口洁齿、除臭,以除口臭、体臭。以之与麝香、丁香、檀香、零陵香等香药同研末,还有熏衣添香之功。

  【配方】丁沉丸:沉香五两,藁本三两,白瓜瓣半升,丁香五合,甘草二两,当归二两,川芎二两,麝香二两。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食后服五丸,每。日三次。久服令举身皆香。七窍臭气。

  【本草文献

  《日华子本草》:“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瘢癖,冷风麻痹,骨节不任,风湿皮肤瘙痒,气痢。”

  【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油中含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等。此外尚含氢化桂皮酸、对甲氧基氢化桂皮酸等。

蝉蜕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药材简介】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亦产。夏、秋二季采集,除去泥土、杂质,晒干,生用。

  【美容功效】疏风清热,祛风止痒。

  【美容方法

  1.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瘾疹本品宣散透发,疏散风热,透疹止痒,用于风热外束,麻疹不透,可与麻黄、牛蒡子、升麻等同用,如《杂病源流犀烛》麻黄散。用治风湿浸淫肌肤血脉,皮肤瘙痒,常配荆芥、防风、苦参等同用,如《外科正宗》消风散。治瘾疹瘙痒,常配荆芥、防风、牡丹皮、生地等同用。

  2.用于湿疹、扁平疣、面斑、皮癣本品有祛风止痒、祛斑疗癣之功。治湿疹,常配连翘、竹叶、灯心草等清热利湿之品同用,如清热化湿汤。治扁平疣,与荆芥、白芷、薏苡仁等煎服。治面斑,可配合欢花、金银花、蝉蜕等同用。治白癜风,常配苏木、蝉蜕、白蒺藜等同用。治项部发际皮癣,连年不愈,可配伍荆芥、羌活、白蒺藜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按语】本品味甘性寒,清宣疏散,治外感风热表证。兼能明目退翳,利咽开音,透疹止痒,用于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目生翳障,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尤长于利咽开音。此外,本品尚能息风止痉,治疗惊痫、破伤风等证。

  《本草求真》谓蝉蜕“能治皮肤疮疥瘾疹”,《医学衷中参西录》称本品“善治周身癞癣瘙痒”。本品疏风清热、祛风止痒,为风热所致的多种损容性疾病,如皮肤痒疹、面斑、皮癣的常用之品。

  【配方

  (1)湿疹方:蝉蜕、山楂、大黄、苦参、芒硝煎汤浸洗或蘸洗患处,治湿疹有效。

  (2)荨麻疹方:蝉蜕洗净晒干炒焦,研末,研成蜜丸,每丸重9g,日服2~3次,每次l丸,治荨麻疹有效。

  【本草文献

  (1)《本草衍义》:“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疮疹出不快。”

  (2)《本草纲目》:“治头风眩运,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疔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

  (3)《医学衷中参西录》:“性微凉,能发汗,善解外感风热,为温病初得之要药。又善托瘾疹外出,有皮以达皮之力,故又为治瘾疹之要药。”

  【现代研究】本品含大量甲壳质,并含异黄质蝶呤、赤蝶呤、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酚类化合物等成分。有抗过敏作用,水煎液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蝉蜕尚有解热作用。

侧柏叶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药材简介】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 Franco的干燥枝梢及叶。全国各地均有产。多在夏、秋季节采收,阴干。生用或炒炭用。

  【美容功效】凉血,生发乌发。

  【美容方法

  用于脱发、须发早白 本品苦寒,功能凉血、生发鸟发。治疗血热脱发,症见头发干燥枯黄,发质细软,稀疏脱落,时有烘热,可单用本品;或配伍何首乌、骨碎补、白鲜皮泡酒外用;也可配伍枸杞子、女贞子、当归等内服。治疗须发早白、发黄,可单用煎汤;或捣末,配猪膏为丸,布包化之,沐发。

  【用法用量】煎服,10~15 g。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

  【按语】本品味苦性寒,入血分能凉血止血,炒炭兼有收敛之性,可用于各种出血证,尤以治疗血热出血者为佳。本品还能祛痰止咳,常用于肺热咳嗽有痰。

  本品用于美容,功偏凉血,兼有乌发生发之功,善治脱发、须发早白属于血热者。历代关于本品生发乌发记载颇多,内服外用皆宜。

  【配方

  (1)千金疗发落方:柏叶(一升)、附子(二两),上二味捣,以猪脂和作三十丸,每洗头时,即纳一丸于泔中洗,发即不落。其药以布裹密器贮,勿令漏泄之。

  (2)必效沐发方:生柏叶(细�v)一斗(1000g),煮取汤,沐发,去头皮白屑。

  (3)治髭鬓发黄赤,令黑方:生柏叶一升,猪膏500g,捣柏叶为末,以猪膏和为20丸,用布裹l丸,纳泔水中化破,沐之,每日1次,1月后渐黑光润。

  (4)三仙丸:侧柏叶八两(400g)(烘干),当归(金身)四两(200g),榧子仁二两(100g)。上为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忌铁器。每服五七十丸,黄酒、盐汤任下,早、晚各一服。主头发脱落。

  【本草文献

  (1)《日华子本草》:“烧取汁,涂头,黑润鬓发。”

  (2)《本草蒙筌》:“重生发鬓须眉。”

  (3)《本草纲目》:“黑润鬓发,傅汤火伤,止痛灭瘢,服之……益人。”

  【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黄酮类成分,还含钾、钠、氮、磷、钙、镁、锰和锌等微量元素。侧柏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大黄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药材简介】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r.tm 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icinale Baill.的根和根茎。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称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主产于四川。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生用、酒炒、炒炭或制熟用。

  【美容功效】攻下通便,降脂减肥,清热泻火,活血祛瘀。

  【美容方法

  1.用于肥胖证本品苦寒,有较强的泻下通便、荡涤胃肠积滞作用。治形体壮实肥胖者,症见食欲亢进,腹部肥厚,大便燥结,面红口干者,可配伍柴胡、半夏、枳实、厚朴、草决明等同用,如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等。治疗肥胖兼高脂血症,可口服大黄粉胶囊;或每晨空腹服大黄糖浆,有明显的降脂减肥作用。

  2.用于面游风、粉刺、酒渣鼻 本品苦能降泄,寒能清热,能推陈致新,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祛瘀生新之效。治面游风,可单用大黄药粉,调敷或外洗患处;或配冰片,制成大黄冰片酊外涂;或与硫黄细粉配研,外涂患处,如颠倒散。治粉刺,可与黄芩、黄柏、苦参等清热燥湿药同用。治酒渣鼻,每晚临睡前以药末5g,凉水调成糊状,涂敷患部;此法用于面部粉刺,效果亦佳。

  此外,大黄与黄柏、苦参等清热燥湿药研末调涂,还可用治湿疹、天疱疮及血瘀所致的面上黑子等。

  3.用于口疮口臭、齿衄齿痛、牙齿松动 大黄苦寒降泄,功善清热泻火。治口舌生疮、口唇溃疡,可单用生品煎水含漱;或配黄连、青黛等研末涂敷。治胃热口臭、齿衄,可用大黄、生地切片贴于出血处;或与黄芩、栀子、连翘等同用。治老年肾虚血亏,兼有胃火之牙齿浮动或齿摇齿痛等证,可用生、制大黄配伍生、煅石膏、骨碎补、杜仲等共为细末,晨起先以此散擦牙根,再用冷水漱吐,具有清热固齿之功。

  4.用于热毒疮疡、烧伤、烫伤 本品内服,苦降通泄、性寒清热,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外用功能清热解毒,消散肿块。凡痈肿、疮疡、丹毒属热毒炽盛,表现为初起红肿疼痛者,可与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等合用;或可用野菊叶捣汁,调大黄粉涂敷患处。治烧伤烫伤,可单用大黄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调敷患处。

  此外,大黄还可治疗冻伤,跌打损伤,急性乳腺炎等。

  【用法用量】煎服,3~12g,后下,或用开水泡服。外用适量,研末外涂。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易伤胃气,凡表证未罢,气血虚弱,脾胃虚寒,内无实热积滞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按语】本品苦寒沉降,既善荡涤胃肠实热积滞以通便,又泻血分热毒而破瘀,药力峻猛,有将军之称。其功擅泻下积滞,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清热利湿。凡阳明实热便秘,血分热毒瘀滞之证,本品均为要药。多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火邪上炎之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瘀血证。配伍清泄湿热药,还可用于黄疸、淋证等湿热病证。

  生大黄泻下力较强,欲攻下通便者宜生用;酒大黄活血作用较好,适用于瘀血证。

  本品用于美容,内服、外用皆宜。治损容性疾患多为外用,常用于兼有肠胃实热积滞的损容性疾病,如酒渣鼻、粉刺、面疱等,用之可消除粉刺、酒渣鼻诸疾,令皮肤光泽。本品苦寒泻下、攻积通便,功善清除‘胃肠积滞而降脂减肥,为肥胖诸证多的色彩。

  【配方

  (1)面上黑子方:川大黄末,水涂之,治面上黑子。

  (2)颠倒散:生大黄、升华硫黄各等份,研为细粉末,装瓶备用。将头发用温水浸湿后,用颠倒散粉末10g,反复搓揉头发5~10分钟,使药物与头皮充分接触,再用温水冲洗干净,每5日1次,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有效。轻者2~3次治愈,重者6~7次。用药期间,注意勿用碱类洗发剂。禁食辛辣刺激或脂肪油腻食物,少吃含糖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

  【本草文献

  (1)《神农本草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Y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新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2)《日华子本草》:“敷一切疮疖痈毒。”

  【现代研究】本品含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等游离型葸醌,以及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等蒽醌苷,鞣质及没食子酸,多糖及挥发性成分等。大黄所含蒽醌苷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有轻度促进胆汁及胰消化液的分泌的作用。本品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及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菌作用,并能抗病毒。本品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血脂,改善微循环,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并能延缓衰老。本品能润泽毛发。生、熟大黄均具明显的减肥作用。

川芎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药材简介】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根茎。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以四川产者为优。夏季采挖,晒后烘干。切片生用或酒炒用。

  【美容功效】活血行气祛风,驻颜消斑,香口洁齿。

  【美容方法

  1.用于粉刺、白癜风本品辛香祛风,温通行血,具有活血、祛风之功。治瘀热互结之粉刺,常配伍连翘、白芷、黄芩、栀子等祛风、清热之品。治肝郁气滞血瘀之白癜风,常与荆芥、丹参、蒺藜、当归等活血、祛风之品配伍内服,同时取红花、川芎、蒺藜制成酊剂,外涂。

  2.用于面斑、皮肤粗糙本品辛温,功能活血行气,为“血中气药”。治疗面斑属于血瘀气滞者,常与丹参、柴胡等活血、疏肝之品配伍。治气滞血瘀之皮肤粗糙,可与香附、当归、赤芍等行气、活血、养血之品配伍同用。

  3.用于口臭、牙齿黄黑 本品气味芳香,有香口除臭、洁齿之功。治口臭,可水煎频频含咽,或单用锉小块含化咽津。用于牙齿黄黑,可配伍丁香,为末,搽牙,可使牙齿洁白。

  此外,本品亦具香体之功。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吞服,每次1~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升散,对阴虚火旺、多汗及无瘀之出血证和孕妇慎用。

  【按语】本品为常用活血化瘀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善治血瘀气滞诸证。本品能上行巅顶,下走血海,为治各种头痛、妇女月经不调等证之要药。

  本品多用于损容性疾病,面斑、粉刺等属血瘀、气滞、风邪者,皆可选用本品。本品气香除臭,亦为消除口臭、体臭所多用,并具洁齿之功。

  本品能改善皮肤血液循环、活化皮肤细胞,故有延缓皮肤衰老之功,制成肤用化妆品,能起到驻颜悦色,使皮肤润滑光泽的目的。用于发用化妆品,可通过营养头部毛细血管,保持头发的光泽润滑,并可延缓白发生长。

  【配方

  (1)口臭齿痛方:川芎、竹叶、盐、细辛各少许,水煎,热含漱冷吐。(《普济方》)

  (2)香身芎芷散:炙甘草五分,川芎一两,白芷三分。上三味捣筛为散,以饮服方寸匕,日三服,三十日口香,四十日身香。(《千金翼方》)。

  【本草文献

  (1)《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2)《本草图经》:“古方单用川芎含嘴,以主口齿疾。”

  (3)《本草纲目》:“长肉排脓,消瘀血。”

  【现代研究】本品含川芎嗪等多种生物碱,阿魏酸等酚类物质,挥发油,以及维生素等。川芎嗪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肢体血流量;对各种致病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有抗维生素E缺乏作用。川芎嗪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有抑制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合成、酪氨酸酶活性等作用。

苍术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药材简介】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 Koidz.的根茎。前者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地,以江苏茅山产者质量最好,故又名茅苍术。后者主产于内蒙古、山西、辽宁等地。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残茎等杂质,晒干。水或米泔水润透切片,炒用。

  【美容功效】燥湿健脾,驻颜润肤,乌须发。

  【美容方法

  1.用于湿疹、面游风本品味辛能散,味苦能燥,长于祛湿。治疗湿疹,可与黄柏、龙胆草等清热燥湿药同用。治疗面游风,可与炒黄柏、姜汁等配伍,即二妙散。

  2.用于容颜衰老根据本草记载,本品“久服乌须驻颜”,并能“润肌肤”,可用治容颜衰老,常与茯苓、甘草炼蜜和丸,即《普济方》苍术丸,温水送服。

  3.用于须发早白 本品能乌须发,与川椒红、小茴香配伍,陈米糊和丸,温酒送服,如《圣济总录》交感丹,治须发黄白。

  【用法用量】煎服,5~10g,亦可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血虚气弱、津亏液耗、表虚自汗者忌用。

  【按语】本品苦温燥湿,尤善燥脾湿,对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而致脘腹胀闷,呕恶食少,吐泻乏力,舌苔白而厚腻者,最为适用。因其辛散苦燥,长于祛风除湿,故可用治风湿痹证以湿胜者为宜。本品辛散既能发汗解表,又能胜湿,可用于风寒湿邪袭表所致的外感风寒挟湿之表证。

  本品常在现代化妆品中用作香料,并具防腐作用。此外,在粉刺露中加入其提取物,对感染性粉刺疗效尤佳。

  【配方

  苍术丸:苍术不拘多少(米泔水浸三日,逐日换水,候满日取出,刮去皮,切片,晒干,慢火炒令黄色,细捣末)。每一斤末,用蒸过茯苓半斤,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或临卧温熟水送下。别用苍术末六两,甘草末一两,拌和匀,作汤点之,下苍术丸妙。乌髭须,驻颜色,壮筋骨,明耳目,除风气,润肌肤,久服令人轻健。(《类编朱氏集验方》)

  【本草文献

  (1)《神农本草经》:“作煎剂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2)《普济方》:“补虚明目,健骨和血。”

  (3)《医学入门·;本草》:“久服乌须驻颜,壮筋骨,明耳目,润肌肤。”

  (4)《珍珠囊》:“能健胃安神,诸湿肿非此不能除。”

  【现代研究】本品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醇和茅术醇的混合结晶体。还含有苍术酮、胡萝卜素、维生素A、B族维生素B等。苍术所含挥发油,小剂量有镇静作用,大剂量呈中枢抑制作用,能增强钠、钾从小便排出,并能降低血糖。

白芍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药材简介】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芍药Paeonia lactiflor Pall.的干燥根。主产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切薄片,生用或炒用、酒炙用。

  【美容功效】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美容方法

  用于血虚萎黄、面斑本品功能养血柔肝、调经止痛。用于血虚月经不调、面色萎黄者,可与当归、熟地黄等同用,如四物汤。治面斑,多与赤芍、当归、郁金、红花等配伍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至15~30g。平肝、敛阴多生用;养血调经多炒用或酒炒用。

  【使用注意】阳衰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按语】本品味苦酸甘,药性寒凉,入肝经、脾经,功善养血柔肝,补阴抑阳,用于血虚阴亏、肝阳偏亢之头痛眩晕、胁肋疼痛,肝脾失调之脘腹四肢拘挛作痛,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等证,皆有良效。且能敛阴和营而止汗,常用治阴虚盗汗及营卫不和之表虚自汗证。

  本品的美容应用,亦取其补血调经之功,多用于血虚面色萎黄或面斑,可奏补血悦色,消斑驻颜之功。

  【配方

  酒渣鼻方:生地黄、杭白芍、川芎、当归、陈皮、红花、黄芩(炒),上件煎熟,入好酒数滴,调炒五灵脂末服。治面热入肺,酒渣鼻。(《金匮钩玄》)

  【本草文献

  《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脉,退热除蒸,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现代研究】本品含芍药苷、芍药花苷、牡丹酚、苯甲酸、挥发油、β-谷甾醇和三萜类、树脂、鞣质等。有抗炎、免疫调节、扩张血管、耐缺氧等作用。能抑制细菌和某些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