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李校长

神秘的水果

  一天下午,师大附中的校长李哲家出了一件怪事:他下班回家,发现自己家门边放了一篮水果,里面装着美国蛇(snake)果泰国山竹什么的,那篮子也十分精致。

  李校长吃了一惊,正望着水果踌躇时,他的爱人也下班返来了。他指着水果说:"你看,是谁给咱们送来了水果?"

  小媛是他们的闺女(daughter)。
 
  李校长说:"打个电话问一问。"

  电话打到闺女家,但闺女并没有回娘家来过,水果自然不是她送来的。

  那是谁送来的呢?两个人开始想,他们把这个城市里所有地亲朋挚友都想了一遍,又都打电话问了一遍,可并没有谁来过。

  李校长说:"这事怪了,不会是天空上掉下来的吧?"

  爱人说:"不管是怎么来的,反正也不能扔出去。"

  李校长说:"可这不明不白的东西,让人心里不踏实。"

  但接下来他的心思越来越不踏实了,因为这"不明不白的东西"第二天又来了。第二天他下班发现,他家门前又放了一袋水果,这一次比第一次少,是用食品袋装着的,仍是放在昨天放篮子的位置。

  第三天,又放了一袋。

  第四天,又放了一袋……

  新鲜的事儿就这样持续下去了,从那天起,每日他们下班的时候都能看到家门前摆着这样一袋水果。

  怎么回事呢?李校长和爱人心里新鲜极了,可想破脑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从没有见过这送水果的人,因为那个人每次都是在他们下班返来之前来的。双休日,李校长有意早早地等在门前,想看一看这人究竟是谁,可是双休日那人却又不来了。

  水果是不能久放的,一星期已往,李校长已经堆了一大堆各式水果,因为"不明不白",这几天他们一个水果也没动,都原样放着。但终于李校长的爱人对着这堆水果说:"我看,咱们依然吃吧,否则眼睁睁地看着它们烂掉,可就是糟践东西了。"

  李校长若有所思地点了摇头:"好吧,吃。这个人送咱们水果就是让咱们吃的,不呼,那可就辜负人家的一片心意了。"

  一晃,一百天已往了,在这一百天里,除了双休日,李校长家门前的水果每日都准时出现,而李校长和爱人心里的疑团也一天比一天重,李校长决定一定要解开它。

  这天,李校长没有等到下班时间,早早地就回了家,躲在自家门后等着那个神秘的送水果人的出现。

  外面静静的,楼道里终于传来了脚步声,脚步声到了李校长家门前停住了,顿了一下,就往外走了。

  李校长轻轻地把门开了一道缝,果然看到了地上放着的水果。他马上拉开门冲了出去,那个人已经到了楼梯的拐角。

  李校长大声叫道:"等会儿,姑娘。"

  那姑娘停下,不敢转头,手扶着楼梯扶手,低着头。

  李校长走到她的面前,审阅着她。她更加大气不敢出了,把头低得就像是深埋在自己胸前。

  良久,李校长说:"一向是你?"

  她胆怯地点摇头。

  李校长说:"好几个月了,原来是你。你可让我们伤透了及筋。你叫什么名字?"

  她说:"我叫蓝小玲。"

  李校长点摇头,:"嗯,蓝小玲,我不记得在哪见过你,我们不熟悉吧?"

  蓝小玲点摇头。

  李校长停顿一下,想了想才开口。他想把语气放严厉些,可又怕吓着她:"说吧,你要干什么?"

  蓝小玲埋着头,咬住嘴角不出声,她的眼泪已经即将掉出来了。

  李校长的语气懈弛了些:"姑娘,你别怕,但你要通知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蓝小玲使出了最大的力量,才说出了两个字:"借读。"同时,她的眼泪便流了出来。

  "借读?"李校长觉得这事儿不一般,他粗暴地说,"孩子,进屋来,细细说。"

  原来,蓝小玲这样做,是想让李校长帮助她进附中借读。

  在四川省的偏僻山区,一个叫剑阁的小地主,是蓝小玲贫困的故乡。但她从小就是他们那小山村里少见的聪明女孩儿,好上完了小学,以极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地区中学。为了供应她上学,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在她上到初二的时候,家里山穷水尽。为了能让闺女持续上学,身体不好的爹迫不得已跟在几个年轻人的前面,到京城去做小贩卖水果。


  爹的胃不好,摆摊卖水果又吃不好饭,到了京城不久,爹的胃疼病就犯了,身体更是每况愈下。蓝小玲心疼爹,初中毕业以后,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但她只上了一个星期就休学了,她来到北京,她要帮助爹做生意,照顾爹的生活。有蓝小玲做饭,爹吃得好多了,每日蓝小玲都把热饭菜送到爹的水果摊上。能吃上热饭菜,爹的胃病好转了,身体也好起来。


  蓝小玲没有忘记她的学业,来北京时,她把课本都带来了。每日去帮爹看水果摊时,蓝小玲都要带上一两本书,一有时间她就捧起本书来看。她就是这样靠自学跟上了高中的课程。在她原来的学校里有一个要好的女同学,她俩半个月就要通一次信,在信上说得最多的就是有关学习上的事,蓝小玲从同学的信上知道学校的课程进度,她的自学也按这个进度进行。无论每日多么忙多么累,她都要把这几科的课程弄懂,把书上的习题做完,不让自己掉队。

  凭着她的聪明和刻苦,她就这样自己完成着学业。那个同学每次月考过后,都把各科考卷给蓝小玲寄来,蓝小玲便在晚上自己给自己考试,让她感到欣慰的是,每次她都能考到八十分以上。

  爹的生意也逐步好起来,他们的生活状况好些了,蓝小玲想到了要进附近的中学借读,这样就可能让学业持续下去了,她的理想是将来要考进最好的大学呀。

  可是北京的学校要转出来太难了,她的爹去过几个学校联系,都不行,没有一个学校肯接受她借读。万般无奈中,聪明的蓝小玲想到了这个送水果的办法,她想用一连几个月送水果的行动打动李校长,实现自己的愿望。

  她静静地打听到了李校长家的住址,开始了她的打算。她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但这是她唯一的办法.

  蓝小玲成功了。那天李校长听她讲完,眼里竟然潮乎乎的,他是被她的求学精神感动了。他默默地沉思了一会儿,说:"你回去吧,明天去学校找我。"

  这天,李校长的爱人下班返来,刚进家门,李校长就对她说:"明天,我终于解开了我们家这神秘的水果之谜,我很高兴,这里面竟然有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

  第二天,蓝小玲就到附中办好啦所有的借读手续。

  在校长办公室里,李校长坐在她的面前,慈爱地对她说:"孩子,我肯帮你,并不是因为你给我送了多少水果,而是因为你求学的意志刚强。是你的故事感动了我,而不是你的水果。你以后不用再送水果给我了。记取,好勤学习!"

  他又拿出一个鼓鼓的大信封交给她,说:"把这个带回去,交给你爹,这里面是我付的水果钱。从你第一次送水果起,每一次,我都称下它们的重量,再按市场价算出它们的价格,然后把钱放在这个大信封里,我等着把它们还给水果的主人。现在,我把它交给你。孩子,好勤学习吧,将来你会有出息的。"   本文来自安康视窗ankang.biz

小学校长

  “咣当!”带上木门,李校长气呼呼地冲出了乡教育办刘主任的办公室。

  李校长不是个爱生气的人,从不和别人闹别扭,也从不高声说话,明天李校长实在太生气了。

  “李校长、李校长,等会儿!”乡教育办的小陈撵出来,把二张百元大票递给李校长:“这是刘主任自己掏的,别难为他了!”李校长推开小陈的手,冲着刘主任的办公室大着嗓门说:“不要!俺有!”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校长没说谎,他口袋里真有钱,是卖猪仔的465.8元钱。

  明天天不亮,媳妇喜枝早已把4个小猪(porket)仔喂得饱饱的,望着辛苦养大的猪,蹲在地上抹眼泪,她是舍不得。李校长和内弟好轻易劝走了她,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拉着架子车去了集市上。卖完猪,才发现肚子开始闹反动了,李校长给自己和内弟每人买了一元一碗的糊辣汤,两人呼呼噜噜很快捣腾进肚子,内弟摸了摸嘴,眼睛老往包子棚下面瞟,那里有刚出锅冒着热气油汪汪的包子。

  李校长咳了咳,狠狠心,要了十个包子,放在内弟面前,自己却不动筷子,说最近闹肚子,吃不动,叼上一根烟。内弟走了以后,李校长才去找乡教育办刘主任。

  四道岭小学共有4名老师,一至五年级学生共有81名,学校穷,留不住教师,这不,9月份刚来的赵艳丽老师分来才一个月,就吵吵了三回要走。明天是教师节,学校啥表示都没有,一闭上眼,李校长就想到三位老师,可好话说了一箩筐,刘主任依然两个字:“没钱!”

  李校长走到集市上扭了三圈,一咬牙,掏出了卖猪仔的钱。

  “王老师、王老师,赶快通知大家开个校务会,明天教师节,乡教育办给每人发了一个茶瓶一个床单慰问大家。完了,还奖给了一点钱,我寻思,咱们晚上聚一聚,肉、菜我都买好啦。”

  这是四道岭小学三年来,第一次聚餐,聚餐地点在学校办公室,六个菜、两瓶红薯烧,两位男老师和李校长都喝了不少,脸色通红,说话也不利索起来,李校长讲了许多:“同志们,乡教育办领导没忘记咱们,干!” “干!”老师们都很激动。

  李校长,今儿很高兴,喝、喝多了,我请会小假,出去一下。”会计兼教育办主任王老师鼻子红红的,非常可爱,“行,快去快回。”李校长大手一挥。

  王老师返来了,张老师又出去了,很快又返来了。

  李校长看一看王老师和张老师喝得正起劲,连赵艳丽也老虎(tiger)、木棒、虫子地在斗酒。

  李校长走出屋门,屋外月色正好,隔壁就是自己家,媳妇喜枝正在屋门口外伸长脖子望他,看见他,一把抓个结实,“哎,老李,卖猪钱呢?”

  李校长掏了半天掏出了一张百元大票和一大把零钱,借着酒劲打个哈哈,“那个啥,其余的借给巴掌小学的胡校长了,他要盖房子呢!”

  媳妇一瞪眼,“老李,刚才王老师来了给了我100元钱,说教师节乡教育办给每个老师发的,他帮你领取了,可,张老师也来了,说他也帮你领了100元钱,到底咋回事呢?”

  正说话间,有人敲门,李校长赶忙闪身进了里屋。

  是赵艳丽老师,一进屋,赵艳丽老师就掏出了100元钱,“嫂嫂,明天是教师节,乡教育办每人给了100元钱,李校长让俺给他代领了,现在交给嫂嫂……”

  赵艳丽走后,李校长不想进屋子饮酒了,蹲在学校国旗前面的石台上发呆,有月亮的晚上真好,校园、教室沐在月光中,明天这里又会奔跑着几十个朝气蓬勃的孩子。

  李校长摸出了烟,却找不到打火机了。啪,一束火苗从身后伸过来,是张老师,前面另有王老师和赵艳丽老师,都会在望着他。

  赵艳丽走过来:“李校长,把音乐课开起来吧,山沟里的孩子没音乐可真可怜,课俺来教。”

  “你?你不走了?”李校长激动地站了起来。

  “谁?谁说俺要走了,俺要在这呆一辈子,哪也不去!”赵艳丽大着嗓门喊,眼泪却啪啪掉。

  李校长鼻子一酸,柔柔的月光下,眼泪也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本文来自安康视窗ankang.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