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炫为了《歌手2025》,提前四个月清空档期,甚至预留了“弹性时间”,结果节目组微微一笑:“您先坐,待会儿就送您回家。”首场改编《悟空》被批“用力过猛”,第二场唱《秋意浓》又被嫌“太保守”,最终两场综合垫底,光速出局。网友锐评:“这哪是比赛?这是快闪式淘汰吧!”
宣布淘汰时,何炅声音颤抖、眼眶泛红,甚至数次结巴。有人感动于他的“共情力”,也有人冷笑:“这眼泪是替节目组尴尬吧?”毕竟,让一个曾拿过亚军的实力派“二轮游”,赛制还充满争议——首场按8人算,次场按7人算,数学鬼才都算不明白。何老师的眼泪,到底是心疼林志炫,还是心疼节目组的智商?
马嘉祺踢馆成功,但淘汰的却是林志炫,因为赛制规定“综合两场成绩”。网友懵了:“所以踢馆的意义是……增加一个幸存者?”更讽刺的是,林志炫粉丝爆料,他原本想唱英文歌,却被节目组临时换成《秋意浓》。合着选手连选歌自由都没有,这比赛是“音乐竞技”还是“剧本杀”?
林志炫淘汰后,《歌手2025》话题飙升,招商溢价日均1.2亿。网友恍然大悟:“原来‘做局’淘汰老艺术家,才是财富密码!”毕竟,比起老老实实比唱功,哪有“争议+眼泪+热搜”来得刺激?节目组微微一笑:“感谢林老师友情出演‘悲情男主角’。”
林志炫坚持“不修音直播”,结果观众反而嫌他“没修过的声音不够完美”。乐评人吐槽:“现在观众耳朵被修音宠坏了,真唱反而成了‘翻车’。”更讽刺的是,节目一边标榜“真实”,一边可能连选歌都要干预。所谓“音乐竞技”,早成了“流量优先”的生意经。